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腾讯  |  新浪  |  搜狐  |  网易  |  凤凰网  |  中华网  |  百度  |  青海新闻网

【青海在线网·散文】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道理谁都懂,劝别人行,但到自己身上就不行了”很多人应该都听过这句话,有些话,有些道理,我们会经常讲给别人听,去开导别人,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你有没有做到你所讲的那样?

最近有个朋友问我:“和女朋友发生了矛盾,有点不开心,要不要理她”,我顿时笑了,看着他说:“你不是常说,两个人在一起需要磨合,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而不是冷战吗?”之后他就去给他女朋友道歉了,两个人也和好如初,其实很多事没有什么大不了,都是因为碍于面子不肯低头,或者身在局中不知局,导致最后事情发展为糟糕的结局, 在生活中,我们要做到旁观自己,旁观正如“世人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独醒。”不要被人个私欲和情感所蒙蔽,旁观他人,以他人之过错来反省自己,告诫自己不犯同类错误。我们要摆正心态,做个旁观者,以旁观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个事理的正确性在于旁观者置身事外,能够客观公正的看待事物的发展,而当局者往往因了事物的牵扯而迷路。比如三国时代的徐庶有大学问,排兵部阵,三十六计,滚瓜烂熟,听水镜先生之劝,投了刘备,但徐庶是个孝子,看见一封假信说母亲去了曹营,就非去曹营救母不可。徐母责怪儿子连这么点小伎俩都看不透,为儿子的弃明投暗而自尽。对此,“旁观者”山野闲人水镜先生则一眼看透;又例如解放初期,毛主席有一句话,叫“人世间人是第一可宝贵的,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确实,我们刚从战争的废墟走过来,处处需要人,毛主席讲这个话是有其特殊背景的。全党拥护,全国拥护,就没有考虑到计划生育问题,但党外人士马寅初先生在50年代就提出我国要有计划的增加人口,却被遭到了无情的批判。事实证明,到上世纪80年代,人们才慕然清醒。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你仔细去思考,其实是一个主观与客观的问题,当事人心里再清楚,在一件事情里面他都是主观意识很强的,自己的理智会受到主观思想的控制,很容易站在自己角度想问题,而忽视客观原因,在这个时候旁观者听一听当事人的主观思想,结合客观原因,站在不同角度上综合了解问题,因此不光是自己,我希望大家都一样,遇到事情不要盲目的就去判定结果,要冷静思考,怎么做才能以最优的方式方法去解决问题。

罗建鸿,九零后,青海西宁人士,从事造价行业,写作是业余生活中的一种乐趣,也是静心缓解压力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