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省级非遗传承人罗松求培:让更多人喜爱玉树依舞
罗松求培 受访者供图
青海在线网 (文/刘志强)立春之后,罗松求培一边忙碌着编排舞蹈,一边还要和大家商量创新。他说,正月期间很多人都沉浸在新春的年味之中,而自己每天都在不断地学习、研究各种舞蹈,“喜欢嘛,就要不断地提高自己。”
今年54岁的罗松求培出生于玉树市仲达乡电达村秋金社,是玉树市仲达乡民间舞蹈艺术团副团长。自幼年起,他便对民族艺术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父亲的悉心教导和个人的不懈努力下,罗松求培逐渐成长为一名技艺精湛的舞者。2011年,他被正式命名为青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统舞蹈(玉树依舞)代表性传承人。他热爱舞蹈,更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每一次起舞,都是他对这片土地深情厚谊的诠释。
2008年,罗松求培凭借其在民族舞蹈领域的卓越表现,被评选为市级民族文化传承者。此后,他更加刻苦训练,积极参与各类文化活动,致力于将玉树依舞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发扬光大。从2021年10月30日参加玉树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到2022年3月3日参与藏历水虎新年文艺演汇,再到2022年6月11日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演出以及7月25日的三江源生态文化旅游节,罗松求培的身影总是活跃在各种文化活动的舞台上。
2023年,罗松求培的文化传承之路更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月,他配合玉树市藏历新年文化活动系列,为群众带来了精彩纷呈的非遗表演;3月,他受邀参加北京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的传统舞蹈类非遗专题讲座与展示活动,向全国观众展示了玉树依舞的独特魅力;7月,他被玉树市委、市政府任命为玉树赛马节暨三江源水文化旅游节的编导,为活动的成功举办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此外,他还在“迎中秋庆国庆”民间非遗走基层文艺活动、第八届中国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开幕式暨天府大巡游活动中均有出色表现。
罗松求培的艺术成就不仅仅体现在舞台上。2023年11月,他参加了玉树州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业务骨干及非遗传承人培训班,并顺利完成了课程学习。这不仅提升了他自身的艺术素养,也为他更好地传承和发扬玉树依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回顾罗松求培的艺术生涯,荣誉无数。早在1994年,他就代表省级艺术团赴日本演出,并荣获优秀奖;1992年11月,舞蹈《通天河畔的男子汉》在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比赛中获三等奖;2007年,在玉树三江源赛马节上,他再次获得优秀奖; 2012年,他又获得了省级民族文化传承代表者奖项。此外,他的作品《伊舞吉祥的日子》在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开幕式暨天府大巡游活动中荣获优秀展演奖,这无疑是对他艺术成就的又一次高度认可。
多年来,罗松求培一边在玉树草原行走、跳舞,一边外出演出、学习,将家乡的文化传播到四面八方。他说:“热爱文化就应该好好学习。”这句话不仅是他个人的座右铭,更是他多年来坚守的信念。罗松求培表示,自己非常喜爱民族文化,并愿意为之付出毕生的努力。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传承和发扬,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玉树依舞这一传统艺术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