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在线网·散文】一行白鹭上青天
白鹭,是我心中遥远的“白雪公主”,一直以为白鹭的倩影只能在诗词歌赋里寻觅。
——题记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爱极了杜甫《绝句》中的这两句。那景象宛如一幅唯美和谐的画卷:一对黄鹂在嫩绿的柳丝中悠扬啼啭,它们的鸣叫声穿透了整个春天,给人带来生机和愉悦。一群白鹭排成一线,展翅飞翔,在天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蓝天湛蓝无云,给人一种广阔、清澈的感觉。黄鹂歌唱、白鹭飞翔,它们在自己的领域中展示着自由和美丽。一种宁静和愉悦的画面,是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这样动人心魄、引人遐想的景致,自小学时代起便镌刻在我的记忆里,经年累月,依旧清晰如初。诗中描绘的那份高远与恬静,始终在我心田里静静流淌,曾以为这样的诗情画意只存于远方,白鹭的翩跹身姿,不过是梦中的过客,不会步入我的世界。
做梦也想不到,白鹭,从一首首诗词里飞出来,飞越祁连山,来到八宝河畔。曾经蕴藏在书本里的梦想世界,如今变成了鸟语花香的现实。
俗话说:“种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近年来,祁连山下的生态建设硕果累累,因种好了生态环境这棵“梧桐树”,迎来了许多天上地上的“凤凰”。随着祁连山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很多珍稀的鸟类也飞过祁连山,来到了祁连县游玩,打卡。“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鸳鸯双栖蝶双飞”……每年,这些诗情画意的情景在祁连不断上演。真正应了“良禽择木而栖,凤非梧桐不落”的这句话。
百度了一下关于白鹭的信息,得知,白鹭是湿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指示物种,它对生态环境极为敏感,喜欢选择水质好、空气好、食物丰富的环境栖息,被称为“空气和水质状况的监测鸟”,享有“环保鸟”的美誉。看看,祁连,这个被环保鸟——白鹭亲自验证过并年年来做客的生态环境会不好吗?
2018年4月的一天,妹妹给我发了一张白鹭的照片和视频,她说红崖湾飞来了一种新的大白鸟。她每天都到天桥山脚下去护林,连续几天看见了它。我迫不及待去红崖湾跟着妹妹去看。一只白鹭站在水中央的石头上孤芳自赏。我们藏在树林里,近距离看了很久。当时,我发了一条朋友圈,说仙鹤来到了祁连。有朋友纠正:不是仙鹤,是白鹭。
哦!是白鹭。当时我很激动,情不自禁吟诵出了那句千古佳句“一行白鹭上青天”。
天桥山脚下的牛坂筋水库是鸟儿们栖息的乐园。这里树木葱茏,野花芳菲,芳草萋萋。不知什么时候,这里悄然生长出了一大片绿莹莹的芦苇,而且面积越来越大,种子是飞鸟衔来的吗?还是飞鸟粪便里面携带的种子?还是风从远方吹来的?不得而知。但我确切知道,曾经这里没有芦苇,芦苇同样是在我书本和电视里看到的。
这几年,大姐和大姐夫经常带着小孙子来这里看鸟。这里的鸟儿数量越来越多,品种越来越丰富,赤麻鸭、斑头雁、白鹭,还有不知道名字的鸟儿,在平静美丽的湖面上,成群的野鸭、斑头雁、赤麻鸭、白鹭自由地嬉戏、飞旋着。在夕阳余晖的掩映下,这些鸟就像金色世界中的仙女袅袅婷婷来到人间。这里是鸟儿们的天堂,也是大姐小孙子的乐园,他们每天至少来两三趟,直到小孙子看累了,困了,在大姐怀里睡着了,他们才回家。
春夏秋冬,每个季节,有不少鸟儿在天桥山下的林间栖息。每天清晨,早醒的鸟儿们都在这里演奏着一场场盛大的演唱会。我从大姐和妹妹录的视频里聆听了鸟儿们动听的歌唱,鸟儿们比赛似地争先恐后放声歌唱,那种震撼听觉的盛宴让人陶醉不已,让人的心里充满无限敬畏和感恩。当然,鸟儿的歌声一整天都在林间萦绕不息。尽管到了冬季,鸟儿的歌声虽稀落,但从来不曾停息。这里,我们每年夏秋季节都会来游玩,看水,听鸟,赏花,吃野果,这里,也是我们的心灵乐园。
这几年,鸳鸯也来祁连了。
我关注了几个祁连摄影家的视频号,他们有的是祁连山国家公园签约摄影师。自2019年至今,祁连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在不同季节,在卓尔山下的人工湖、在牛坂颈水库等不同地方拍摄到白鹭,画面中,或是茕茕孑立的一只白鹭在水中起舞弄清影;或映着水面梳理羽毛;或静静站在岸边“独钓寒江雪”;或是成群的白鹭时而高空盘旋,时而飞落树梢,时而在水中觅食、时而在水上追逐嬉戏、时而在林间闲庭信步,体态优雅,身姿矫健,洁白的身躯羽翼丰满,优美的飞姿婀娜多姿,与水光潋滟的湖泊和山林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幅令人心醉的优美生态画卷。
祁连山美好的大自然生态环境,在摄影师们的相机里一一定格,记载,收藏,每一个视频都是珍贵的原始资料。他们不辞辛苦,跋山涉水,翻山越岭,去记录生态环境的美好,去发现生态环境之变化,把祁连山的美景,飞禽走兽,花草树木,草原河水,把大家想看而不容易看到的美好瞬间一一分享。看着视频,在感叹大自然的美景的同时,也敬佩和感谢他们用镜头记录下了大自然中人与自然和谐,人与动物和谐,动物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2023年7月,我们一家人去祁连县芒扎国家公园管护站采访站长乔德才。一路风景如画,美不胜收,各种珍贵的高山花卉随处可见,尤其漫山遍野点缀在草丛中随风摇曳的紫花绿绒蒿让我们惊叹不已。紫花绿绒蒿像一颗颗蓝宝石散落在山坡上、草丛中,自由而肆意。铺天盖地的金露梅花影攒动,香满四野,风情万种,绚烂如画,为壮美的祁连山苫上了一层吉祥亮丽的色彩。
这几年每年六月都去天盆河看黄花绿绒蒿,一簇簇一朵朵黄花绿绒蒿如同一盏盏黄灯笼,在山巅,在草丛,甚至在路边绽放着一朵朵生命之光,一路行走,不用下车,隔着车窗远远地就可以看见那些星星点点的黄灯笼。山坡河谷,芳草碧绿,各种灌木密密扎扎枝繁叶茂,各种花卉风姿绰约,疏朗点缀,蜂飞蝶舞,声声清脆悦耳的鸟鸣自山林深处飘洒出来,与山涧鸣泉、山下流水唱和。大地之上能有如此美景,真正是人类无尽的福祉。
乔德才站长守护祁连山三十几载,以山川为伴,以树木为友,以鸟兽为邻,和千千万万个护林员一样守护着祁连山的一草一木,一鸟一兽、一溪一花。他给我们讲了很多他们护林工作中点点滴滴的故事。
与乔德才站长的交谈中,我了解到,近年来,祁连山国家公园通过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湿地保护、封山育林、退牧还草等重大生态保护工程,全面保护修复生态系统,同时不断加大野生动物保护宣传力度,人民群众保护观念不断深入,全民参与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逐渐增强,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祁连山国家公园内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明显增加、活动范围不断扩大,珍稀野生动物频繁出现在红外相机和公众视野中,使更多受伤、迷途的野生动物得到了及时救助,获得了新生,重新回归大自然,书写着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动人故事。
乔德才站长给我看了他们救助的鹿,血雉等飞禽走兽的照片和视频,还给我发来了在芒扎保护区外线摄像头检测到的雪豹的视频,视频中的雪豹样子懵懂可爱,我特别喜欢,反反复复看了好多遍。山青水绿生态好,野生动物满地跑,是今天祁连山的真实写照。
乔德才站长欣慰地说:“这些年通过不断的宣传,现在每个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越来越强了,祁连山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做为一名护林员,看到这些年生态环境一步步变好,我真的很自豪”。
2023年的芒扎之行,我收获颇丰,不仅领略了大自然的美景,也听到了很多护林人鲜为人知的故事。从那天开始,我把所有守护着祁连山国家公园的护林员称为“祁连山的儿女”。今天,祁连山下良好的生态环境已然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们每一个人都当是生态文明的保护者和受益者,大自然的美妙与和谐的生态深深融入人们心中。
祁连山下,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万物和谐共生的美丽景象既是对过去成绩的展示,更有对未来的期许,保护生态,保护家园,需要人人参与、绵绵用力。只有我们守护好自然生态,才能让后代也能继续享受到大自然的恩赐和福祉。
白鹭遍飞、群鸟鸣叫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场景不再稀奇。今年四月,朋友在祁连县城人工湖那里又拍到了白鹭。好多人近距离欣赏到了佳人——白鹭,在水一方的诗意和浪漫,还欣赏到“一行白鹭上青天”的壮美画卷!
一叶禅,文字爱好者。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协会会员、青海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第二十七期少数民族创作班学员,青海读书会签约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