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腾讯  |  新浪  |  搜狐  |  网易  |  凤凰网  |  中华网  |  百度  |  青海新闻网

【青海在线网·散文】蔷薇是夏天的另一个名字

那年春天,崔护寻春遇佳人,便让桃花在历史的长河里开了千百年;后来,一个叫李清照的女子,又让海棠在一声声“知否”里绽放了几百个春天;就连杏花,都因叶绍翁那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艳名在外。那么,蔷薇呢? 高骈笔下“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的满庭芳菲,还是秦观眼中“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的慵懒娇柔?似乎都不及前几种花那般家喻户晓。

蔷薇,开在春夏之交。春将尽时,夏未临时。它像一首承前启后的诗,又似一曲春的挽歌,夏的序曲。

那是一个夏日的傍晚,晚饭后和小杨散步,偶然间来到了大史家村村史馆的门口,广场上一群大妈扭动着腰肢,正热情似火的跳着广场舞,大妈们喜笑颜开,舞步轻松,我俩不禁感慨起如今农民们的日子真是好起来了,人们对于精神文明的追求是与日俱增。我俩专心欣赏着舞蹈,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天,任凭夏日的晚风吹拂过耳畔,吹散了燥热,吹静了人心。

风中带着丝缕花香,一时尚未分辨出来究竟是哪种花香?没有丁香浓烈,却又比月季多了几分甜美,不是槐花也不是梨花,这勾起了我俩的好奇心,决定循着风的足迹去找花香的源头。

只一转眼,便看到村委会门前一整片流泻而出的蔷薇开的烂漫绚丽,我俩加快了脚步,迅速赶到蔷薇花架下,仔细端详着每一朵小花。村民们也是有心人,专门给蔷薇搭建起了花架,任凭花朵肆意生长。我绕到花架后面看了看花根只有一个,可见蔷薇的生命力极其顽强,只一株,便攀爬出了一整墙的效果,花枝满庭,花朵更是缀满每一条枝干,微风起,花儿连同叶片一起轻轻摇曳,顿时香气四溢。这是我第一次看见蔷薇,一下子便深得我心。这一片蔷薇都是玫红色的,颜色深沉饱满,且开得热烈张扬,我不太喜欢这个颜色,可当放在蔷薇身上时,也觉得浪漫至极。

这突如其来的惊喜让我俩喜出望外,忍不住拿出手机摆好姿势留下了蔷薇花下最美的自己。后来,小杨考到了兴海,离开了贵德,再也没有人陪我去寻那一片蔷薇花丛了。有时候,我怀念的不是那片蔷薇,而是蔷薇花下两个少女窃窃私语的漫时光。

第二次看见蔷薇是在河阴寄宿制学校。这座学校在贵德教育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自然环境与校园文化相得益彰。那一日,淅淅沥沥的小雨下个不停,校园里的蔷薇爬满了整个走廊,远远望去,就像一大片淡粉色镶嵌在了墙上一样,花墙下是飞奔而过的少年少女,那一刻,蔷薇成了孩子们青春里最美的点缀。

我和马老师两个人在校园里闲庭信步,看见这片蔷薇也是加快了步伐,站在花上下观察着花朵,它们从布满荆棘的藤蔓间肆意地旁逸斜出,一层层、一片片、一簇簇,挤满了墙篱,绽放在枝头,开得娇娇俏俏,开得盈盈润润,开得热热闹闹。它们或三两簇拥,或密集成片,像一群活泼的精灵,在微风中嬉笑打闹。那含苞待放的,花瓣紧锁着,羞涩而又挺拔;而那些已经盛开的,花朵肆意而又饱满,看似含蓄却又尽显热烈。花瓣层层叠叠,宛如丝绸一般,柔软滑腻。

花墙下,一位语文老师正带着一班学生们上习作课,老师们让孩子们仔细观察后写下自己看见的夏天与蔷薇,我也是饶有兴趣地参与其中,悄悄地坐在蔷薇花下聆听着老师的讲解,看着孩子们的一举一动,这种久违的课间时光仿佛让我梦回青春。我看着孩子们三两结伴,有的来到花架下伸出手抚摸着花朵;有的坐在板凳上闭着双眼感受着微风与花香;还有一位同学翻开草稿纸用铅笔簌簌几下就勾勒出了花的模样……我看着她们出了神,入了迷,这样的开放式课堂于学生而言是极好的,长大后的无数个瞬间,我想他们一定会对这堂课印象极其深刻,也会发自内心的感谢这位有情怀懂情趣的好老师。

那一日,我记住的不是热情绽放的蔷薇花,而是在那蔷薇花架下孩子们热烈的青春。

第三次看见蔷薇是在海南小区的人家里。一楼带着小花园的房子一直是老年人的钟爱之选,海南小区的一楼院落里住着的大多是退休了的老太太,她们每天唯一的乐趣便是打理自家的小花园儿。有一家让我印象深刻,房主是一位干净利落的老太太,银白的齐耳短发,面目和善,时常穿着一件天蓝色的碎花衬衫坐在小院儿里晒太阳。

有一日,因为工作上的事情有些许烦恼,正好途径老太太繁花似锦的小院落,那盛开着的蔷薇一下子治愈了糟糕的坏心情。总觉得站在别人家门前赏花是一个不雅的行为,多少带着点偷窥之意,那天正好看见老太太坐在花下,便光明正大地走上前去问话,一番闲聊后老太太也是一位热心肠的人,主动向我介绍起了她养的花,尤其是那满墙的蔷薇,她是如何浇水、如何埋粪、如何修剪的都说的一清二楚,她站在院子里语气温和地讲述着春夏秋冬的故事,我站在院子外平静地倾听着酸甜苦辣的事儿,养花恰如人生一般,精心耕耘后便可静待花开,这个过程根本急不得燥不得。

我看着一朵朵蔷薇的笑颜,好像看到了鲜艳背后老太太付出的辛苦,只有向下扎根后才会向上生长,扎根的过程固然是需要费一些气力的,突然,我好像老太太养的一朵花的身上读懂了些许人生哲理。离开时,我也是一身轻松与释然。

又到了一年夏天,心心念念着的蔷薇花马上又会如约而至,今年,我也一定会抱着孩子站在花架下听风、闻香、悟人生。

段成芮,河阴文学社成员,海南州作家协会会员,青海省作家协会会员。海南报,青海读书会签约作者。累积在杂志报刊发表作品近百篇,参加第二届“新浪潮杯”全国青年作家写作大赛荣获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