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洛融媒行①玛沁县大武镇:智慧社区解锁基层治理新密码
黄河路南社区
青海在线网 (文图/刘志强)盛夏的清晨,阳光洒满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大武镇黄河路南社区的院落。几位老人正随着晨风舒展筋骨,物业人员细致清扫着院子,整洁的社区环境与远处连绵的雪山相映成趣。6月17日上午,“聚焦果洛‘十四五•共鉴发展新征程’”2025“网链果洛 融绘新篇”大型融媒体采风行成员走进这座高原智慧社区,探寻基层治理的“果洛样本”。
“作为果洛州府所在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社区治理工作。部署社区智慧化平台的规划建设与落地应用。我社区率先建成该平台,既是条件成熟的自然结果,更是顺应基层治理时代化精细化趋势的应有之义。”黄河路南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纪慧琳向记者展示着智慧社区平台的操作界面。今年5月正式上线的平台,以“社区管理”为核心板块,下设“大武随手拍”“一键求助”“便民服务”三大功能模块,将社区服务与互联网深度融合。
在“大武随手拍”模块中,居民只需通过微信小程序上传身边的环境卫生、安全隐患等问题,平台即刻生成“工单”派发至相关职能部门,处理结果实时反馈,形成“问题发现—任务派发—处理反馈”的闭环。“过去社区干部要挨家挨户跑,现在成了‘吹哨员’,职能部门必须‘闻哨而动’。”纪慧琳笑言,这一转变让居民满意度大幅提升。
纪慧琳向记者们演示智能手环
“这个红色按键是紧急求助,蓝色按键是生活服务……”纪慧琳举起手中的智能手环,向记者们演示“一键求助”功能。针对辖区内高龄老人、独居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社区定制手环,与智慧平台及网格长、结对干部手机实时联动。一旦老人按下求助键,平台立即发出警报并精准定位,若结对干部未及时响应,社区将第一时间上门查看。“就像给老人请了个24小时贴身保镖。”纪慧琳说。
5月新入户的低保户周措便是受益者之一。她居住的希望小区暖气片漏水,物业多次维修未果。社区书记通过平台发现后,联合物业上门排查,最终彻底解决问题。“现在家里暖烘烘的,心里也踏实了。”周措感激地说。
在智慧平台的“便民服务”统计页面,5月以来干部为群众办实事的记录清晰可见:从调解邻里纠纷到协调就业岗位,从维修公共设施到组织健康义诊,每一项服务都标注着责任人、办理进度和群众评价。“过去社区工作靠纸笔记录,现在一部手机就能完成。”纪慧琳介绍,平台整合了社区3376户9283人的基本信息,划分九个大网格、18个微网格,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中办”。
作为果洛州“三多一快”(弱势群体多、民族种类多、市场主体多、流动人口变化快)的典型社区,黄河路南社区以党建为引领,创新“五亮牌五直达”模式:阵地亮牌让党群服务“零距离”,网格亮牌让队伍力量“沉下去”,服务亮牌让群众诉求“有回声”,短板亮牌让治理方向“更精准”,任务亮牌让工作成效“看得见”。同时,设立“石榴籽工作室”和“民情议事会”,推动各族群众共商共议社区事务,形成“事情大家议、发展大家定、建设大家管、服务大家评”的治理格局。
黄河路南社区负责人表示,从“跑断腿”到“指尖办”,从“被动应对”到“主动治理”,黄河路南社区的智慧化转型,是果洛州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生动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