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调《十二绣》燃爆非遗现场!城中区新联会以声传韵激活河湟文脉
青海在线网 (文图/易朝阳 赵海洁)7月4日下午,唐道637锅庄广场被夏日的热情与文化的氛围所笼罩。由中共西宁市委统战部主办,中共城西区委统战部和西宁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协办,城中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以下简称“城中区新联会”)等单位承办的“新联守艺传薪火 文脉绵长耀河湟”西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暨会员风采展示大会在此盛大启幕,现场彩旗飘扬,人头攒动。城中区新联会组织部分会员参加此次活动。
在活动现场,会员们不仅表演了精彩的节目,也积极观摩了青绣、剪纸、湟中农民画、皮影戏、舞狮等丰富多彩的非遗项目展示,参与了互动体验,深刻感受到西宁市非遗资源的丰厚底蕴。
在演出环节,一曲悠扬的青海民间小调《十二绣》骤然响起,身着粉色演出服的演员们手持绣绷,以清亮的嗓音唱出“正月里绣牡丹,花开富贵映眼帘……”台下观众随之屏息凝神,仿佛被带入河湟大地的旧时光里。随着副歌部分的重复吟唱,舞台上的音乐达到高潮。台下,会员自发组成人浪,高举国旗,为演出人员加油鼓劲。这场由城中区新联会执行的演出,不仅成为活动“人气担当”,更以“新阶层智慧”为非遗活化提供了鲜活样本。
青海河湟地区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过渡带,是汉、藏、回、土、撒拉等多民族交融的摇篮。千百年来,这里孕育了独特的河湟文化,其中青海民间小调以其质朴的歌词、生动的叙事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成为农耕文明的精神符号。《十二绣》作为河湟小调的经典曲目,原是旧时少女为情郎绣制荷包时传唱的曲子,歌词中融入了十二个月份的农事、节庆与婚恋习俗,堪称一部“流动的民俗百科全书”。
城中区新联会副会长蔺军表示,本次活动为城中区新联会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展示平台。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拥有知识、资源和社会影响力,在保护、传承、活化非遗方面责无旁贷,应自觉成为文化传承的“生力军”。“未来,城中区新联会将继续用音乐、绘画、新媒体等形式,让河湟文脉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蔺军说。
这场由小调《十二绣》引发的文化热潮,不仅是城中区新联会推动非遗文化传播的一次成功实践,更展现了新阶层人士以集体力量守护文化根脉的决心与担当,为西宁市非遗展示大会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