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腾讯  |  新浪  |  搜狐  |  网易  |  凤凰网  |  中华网  |  百度  |  青海新闻网

不是所有舞台都适合艺术:喜马拉雅烟花争议,敲响生态警钟

青海在线网(文/米海莲) 9月19日,知名户外品牌始祖鸟联合艺术家蔡国强,在西藏喜马拉雅山脉江孜县海拔约5500米的地区燃放艺术烟花《升龙》,这本是一场旨在致敬自然与传递东方龙文化中“生生不息”精神的艺术创作,却因在生态脆弱的喜马拉雅山脉举办,迅速引发了广泛的环保争议。

从活动本身来看,三幕烟花沿山脊依次点燃,形成动态“龙形”景观,无疑极具视觉冲击力,展现了艺术的震撼之美。主办方也强调活动经过科学评估、使用环保材料,且制定了全链条生态保护方案,包括燃放前转移牧民牲畜、引导小型动物离开燃放区,燃放后清理残留物并对山体植被进行翻土与植被修复等。

但质疑声依然不断。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极为特殊,这里土壤保水性差、植被恢复周期长,野生动物对环境变化敏感度高,一旦受到干扰,修复难度极大。尽管主办方宣称使用的是生物可降解材料,可在低温、干旱、缺氧的高原环境下,微生物活动微弱,降解速度可能远低于预期 ,所谓的“环保材料”是否真能如平原地区一样不对环境造成危害,值得商榷。而且,从现场视频可见,烟花燃放点紧邻山体植被,即便后续进行翻土修复,燃放时的高温也可能已灼伤表层土壤与原生植被,对高原植被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害。

对于始祖鸟这个长期主打“敬畏自然”理念的户外品牌而言,此次选择在喜马拉雅这一生态屏障脆弱区域燃放烟花,难免让人感到矛盾。消费者选择始祖鸟的产品,很大程度上是认同其对自然的尊重与保护理念,可这场烟花秀却似乎将商业营销与艺术展示置于生态保护之上,让品牌形象大打折扣。

在艺术创作与生态保护之间,我们并非要完全否定艺术的表达,而是要寻求一种平衡。艺术需要舞台,但这个舞台绝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在生态脆弱的区域,任何“先破坏后补救”的想法都可能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

此次事件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无论是品牌的商业活动,还是艺术家的创作,都应将生态保护放在首位。在追求艺术效果与商业利益的同时,不能忽视对自然环境的责任。